為什麼很多「gay」要出櫃?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需求?

為什麼很多「gay」要出櫃?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需求?

Posted by

我就是一個公開出櫃同性戀者。我的父母知道,同學知道,從初二到大學的老師也知道(當然只有關係好的老師),直人圈子裡的朋友們也知道。我大學搬進寢室第一個晚上,就跟室友坦白「我是同性戀,你們可能會覺得有點怪,但是放心,我不會動你們」。

為什麼要公開出櫃呢?別人我不知道怎麼想的,對於我本人來說,最直接的動機就是嘴巴藏不住話而已。對,換句話說就是嘴賤!!

我這人性格直來直去的,不喜歡拐彎抹角,也不喜歡把城府搞得很深,能說真話的絕不說假話。一想到一旦編了一個謊,就要不斷地編新的謊言去圓謊,我就覺得心煩。別人來問有女朋友沒有啊,喜歡什麼樣的妹子啊,我給你介紹對象啊,等等的,如果總是以謊言去回答,自己費腦筋不說,還活得很累。同性戀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,憑什麼你們可以在宿舍談論自己的女朋友,我就不能談論我的男朋友嘛。所以,就出櫃唄。

出櫃其實還可以幫我篩選我的好友圈,因為不論出沒出櫃,一個同性戀者和那些排斥、厭惡同性戀的人肯定是合不來的。不出櫃,還可能需要在生活中忍受這些人,給自己心裡添堵。還不如乾脆出櫃得了,能接受的,咱們繼續來往。不能接受的,反正我們來往了也不會愉快,那就乾脆拜拜了您吶!

出櫃還可以更好地孝順父母。你沒有看錯,是孝順喲~ 我看到網上各種人的出櫃故事,好多同志都是等到家裡逼婚了才出櫃,這時候父母已經對孩子成家生子有了很具體的期望了,這個時候去出櫃,無異於日本在九一八那天去參拜日本神社,完全就是找罵。還有的同志,出櫃的時候父母已經老了,病了,一不留神氣出個心臟病啊中風啊什麼的發作來,虧得更大。還不如早早地做好計劃,該鋪墊的鋪墊,找准了時候趁早說,至少比到了矛盾激化的緊要關頭再出櫃要好得多。

我是初中出櫃的,那時候爸媽以為我還小不懂事,長大就好了。後來成年了,又經過一年多的辯論、爭吵、冷戰,父母才最終接受了我不能改變的現實,不干涉我的個人生活了。從出櫃到接受,花了 5 年。這五年,我父母身體健康,神志清醒,還沒有對我以後的人生道路產生具體而又理所當然的期望,一切還有商量的餘地。所以我還挺慶幸的,至少那幾年的架沒有白吵。

最後還說一點:我出櫃,能給我身邊沒有出櫃的同志帶來好處。這種助人為樂的自豪感還是很舒服的。例如,我出櫃後,至少有 1個高中同學、2個大學同學和 N 個網友也向我出櫃,並且傾訴他們的心裡話。如果我沒有出櫃,他們幾乎就沒有別的可以信任的人去袒露自己的內心,也不太會有人為他們所煩擾的問題出謀劃策了。我見過一些活得很苦逼的 gay,他們的生活被完全隔離成兩個部分,gay 的那部分基本上就在陰影之下。我一個學弟,跟他男朋友去自習之前,他要先看看自習室有沒有熟人,如果有,就換另一間。他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都不敢走在一起,生怕同學看到過來詢問——我總覺得做人能憋成這樣,遲早是要憋出心理問題的吧?

就說這些。又晚睡了,臥槽!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